人力资源管理师等级职业资格证书是一种职业技能鉴定证明、劳动工种(岗位)操作技能证明、职业准入证明。凡考核合格者,由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颁发相应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实行统一编号登记管理和国家劳动部官方网站网上查询,是相关人员求职、任职、晋升、包括出国等的法律上的有效证件,可记入档案、全国通用。
报考咨询:15912196962(微信同号)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定义
从事企业人力资源规划、 招聘与配置、 培训与开发、 绩效管理、薪酬管理、 劳动关系管理等工作的管理人员。
二、职业技能等级
本职业共设四个等级
由低到高分别为: 四级/ 中级工、 三级/高级工、 二级/ 技师、 一级/ 高级技师。
三、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沟通协调能力、 信息处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 团队合作能力和客户服务能力。客户包括内部客户 (各职能部门) 和外部客户 (劳动管理和社会服务部门) 客户服务指提供服务、 帮助或与之协同工作。
四、普通受教育程度:高中毕业 (或同等学力)
五、申报条件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报四级/ 中级工:
(1) 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4年(含)以上;
(2) 取得技工学校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证书 (含尚未取得毕业证书的在校应届毕业生)或取得经评估论证、 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及以上职业学校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证书 (含尚未取得毕业证书的在校应届毕业生);
(3)高等院校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在校生;
①相关职业是指企业管理、行政管理、管理咨询、管理研究等职业,下同;
②相关专业是指工商企业管理、行政管理、管理科学、劳动与社会保障、劳动经济、劳动关系等下同;
③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技能等级证书) 是指劳动关系协调员等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功能具有关联性的职业资格证书,下同。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报三级/ 高级工:
(1) 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四级/ 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 (技能等级证书)后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5年 (含) 以上;
(2) 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四级/ 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 (技能等级证书) 并具有高级技工学校、 技师学院毕业证书 (含尚未取得毕业证书的在校应届毕业生) 或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四级/ 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 (技能等级证书) 并具有经评估论证、 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证书 (含尚未取得毕业证书的在校应届毕业生);
(3) 具有大学专科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证书并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四级/ 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 (技能等级证书) 后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 2 年 (含) 以上;
(4) 具有大学本科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学历证书并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四级/ 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 (技能等级证书) 后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 1 年 (含) 以上;
(5) 具有硕士及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学历证书 (含尚未取得毕业证书的在校应届毕业生);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报二级/ 技师:
(1) 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三级/ 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 (技能等级证书) 后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 4 年 (含) 以上;
(2) 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三级/ 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 (技能等级证书) 的高级技工学校、 技师学院毕业生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 3 年 (含) 以上或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预备技师证书的技师学院毕业生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 2 年 (含)以上;
(3) 具有大学本科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学历证书并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三级/ 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 (技能等级证书) 后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 2 年 (含) 以上;
(4) 具有硕士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学历证书并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三级/ 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 (技能等级证书) 后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 1 年 (含) 以上;
(5) 具有博士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学历证书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 2 年 (含) 以上;
具备以下条件者可申报一级/ 高级技师:
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二级/ 技师职业资格证书 (技能等级证书) 后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4年 (含)以上。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市场经济制度中的劳动力市场现象及劳动力市场运行规律的科学。
一、劳动资源的稀缺性
人的社会生活中一个最基本的事实是通过消费各种消费资料以满足自身的需要。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构成消费对象的消费资料不仅涉及有形的物质资料,而且还包括无形的非物质资料。通过消费这些资料,人们的需要和愿望得到满足,社会才能存在与发展。但我们都知道,生产或形成可供消费的资料均需劳动,均需消耗各种资源才能做到,而人类社会没有足以满足其全部需要的资源。资源的有限性也称作资源的稀缺性,或者更准确地说∶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限需要而言,客观上存在着制约满足人类需要的力量,此种力量就被定义为资源的稀缺性。
劳动资源亦即劳动力资源或人力资源,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拥有的具体劳动能力,可能或实际的劳动能力,它等于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全社会拥有的劳动年龄范围内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和。
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具有如下属性。
其一,劳动资源的稀缺性是相对于社会和个人的无限需要和愿望而言的,是相对的稀缺性。一定时期,社会可支配的劳动资源无论其绝对量有多大,它总是一个既定的量。任何一个既定的量与无限性相比。总是不足的,即具有稀缺性。
其二,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又具有绝对的属性。社会和个人的需要和愿望不断增长、变化,已有的需要和愿望得到了满足,又会产生新的需要。因此,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存在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从而使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具有普遍和绝对的属性。
其三,在市场经济中,劳动资源稀缺性的本质表现是消耗劳动资源的支付能力、支付手段的稀缺性。劳动资源只能以一定的规模加以利用。消费资料的形成是劳动的结果,是消耗各种资源的产物。若消耗各种劳动资源的支付能力、支付手段是无限的,那么消费资料也就是无限的。而支付能力是生产出来的,是生产的结果,生产力等于支付能力。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所能拥有的劳动量就是消费的支付能力。
现代劳动经济学正是基于劳动资源的稀缺性与成本的存在开展研究的。
二、效用最大化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市场运作的主体是企业和个人。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都有着自己的目标,并以明智的方式追求这一目标。个人追求的目标是效用最大化,即在个人可支配资源的约束条件下,使个人需要和愿望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企业追求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这里不对利润做纯经济学的分析,而仅将其定义为企业生产经营的总收入减去总费用的差额部分。利润最大化的含义就是如果上述的“差额”是正值,则越大越好如果是负值,则越小越好。利润最大化不过是效用最大化的变形,它突出了效用的货币收益方面,而忽略了非货币收益方面。
效用最大化行为的观点,通常被用作经济分析的基本假设。它并不是说任何一个市场主体的每一种经济选择和经济决策行为都达到了效用最大化的目标,而是说主体的行为可以用效用最大化的观点加以分析和预测。
三、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市场是生产要素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用模型揭示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它根据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描述一个最简单的经济系统的收入循环模型。
该经济系统由居民户(家庭户)和企业组成。虚线连接的循环是生产要素市场,实线连接的循环是产品(服务)市场。在生产要素市场,居民户是生产要素的供给者,企业是生产要素的需求者。企业由于生产要素的使用须向居民户支付要素报酬(如工资)。在产品(服务)市场中,居民户是商品和服务的需求者,企业则是供给者,居民户向企业支付货币,交换商品和服务。在产品(服务)市场与生产要素市场上,供需主体双方互相换位而在同一市场,则是供给与需求的相互对立和适应。供给与需求的选择反映为按照一定的价格实现商品和服务的交换。
在劳动力市场上,居民户是劳动力的供给方,企业是劳动力的需求方,通过双方的无数次选择,按照一定的工资率(从供给的角度看,是生产要素服务收入;从需求的角度看,是生产要素使用成本)将劳动力配置于某种商品和服务的生产的职业岗位上。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供求的运动,同时决定一个经济社会的就业规模和获得的工资量。从生产要素投入的视角观察。劳动力市场供求运动调节着劳动资源的配置∶从收入的视角观察,劳动力市场的供求运动决定着工资。就业量与工资的决定是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
从上述分析可见,劳动力市场的功能与其他市场是相似的,即通过商品的供给与需求决定价格的机制,实现、调节资源的配置;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一经济社会的基本课题。如产品市场,哪一种商品的价格高就生产哪一种,用什么方法生产成本低就用什么方法生产,谁在商品生产中做出的贡献大谁得到的报酬(收入)就多。
劳动力市场如果完全依此运行,劳动经济学就不会存在。不可否认,劳动力市场具有与其他市场相类似的功能,如果不考虑劳动力的特殊性,劳动力市场的运行也与其他市场相类似。但是,劳动力市场配置的资源、交换的商品是劳动力,这与其他市场配置的资源、交换的商品相比,具有显著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所导致的劳动力市场与其他市场的重大区别是劳动经济学产生的基础。
劳动经济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要认识劳动力市场的种种复杂现象,理解并揭示劳动力供给、劳动力需求,以及工资和就业决定机制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作用原理。总之,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劳动力市场现象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四、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劳动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体系的组成部分,必须用科学的方法加以研究,并根据认识客观事物的一般规律,从劳动力市场现象的普遍联系中,概括和归纳出劳动力市场的运行规律。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种,即实证研究方法和规范研究方法。
(一)实证研究方法
1.实证研究方法的特点
实证研究方法是认识客观现象,,向人们提供实在、有用、确定、精确的知识的方法,其重点是研究现象本身"是什么"的问题。经济学与劳动经济学所运用的实证研究方法与哲学中的实证主义虽有渊源关系,但却是有差异的。实证研究方法试图超越或排斥价值判断,只揭示经济现实内在的构成因素及因素间的普遍联系,归纳概括现象的本质及其运行规律。
实证研究方法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其一,实证研究方法的目的在于认识客观事实,研究现象自身的运动规律及内在逻辑。
其二,实证研究方法对经济现象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具有客观性,并可根据经验和事实进行检验。
2.实证研究方法的步骤
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分析研究经济现象,目的在于创立用以说明经济现象的理论。因此,运用实证研究方法研究客观现象的过程,也就是形成经济理论的过程。这一过程可分为如下步骤。
(1)确定所要研究的对象,分析研究对象的构成要素、相互关系以及影响因素,搜集并对相关的事实资料进行分类。
(2)设定假设条件。劳动经济学研究经济过程中市场主体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行为,它是由研究对象的特征所决定的。如果在研究劳动经济学时将所有复杂因素都考虑在内,这显然是既不现实也不可能的。为此,必须对某一理论所适用的条件进行设定。当然,假设的条件有一些是不现实的,但没有这些假设条件则无法进行科学研究。运用实证研究方法研究问题,必须正确设定假设条件。
(3)提出理论假说。假说是对现象进行客观研究所得出的暂时性结论,也就是未经过证明的理论;是对存在的经济现象经验性的概括和总结,但还不能说明它是否能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
(4)验证。在不同条件和不同时间对假说进行检验,用事实检验其正确与否。检验包括应用假说对现象的运行发展进行预测。
运用实证研究方法研究劳动力市场现象,必须坚持调查研究,一切从实际出发。同时,需要经济学知识和均衡分析、市场非均衡分析、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方法,还需要逻辑学、数学、统计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和分析工具。
(二)规范研究方法
规范研究方法是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向人们说明经济现象及其运行应该是什么的方法。规范研究方法研究客观现象的目的在于,提出一定的标准作为经济理论的前提,并以该标准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同时研究如何使经济现象的运行符合或实现这些标准。规范研究方法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一是规范研究方法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解决客观经济现象"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即要说明所要研究的对象本身是好还是坏,对社会具有积极意义还是具有消极意义。规范研究方法研究经济现象的出发点和归宿离不开价值判断。这里的"价值"概念不仅是指经济学中商品的价值,更是指经济现象的社会价值。
规范研究方法就是从上述价值判断出发来研究经济现象,并研究如何实现上述标准。
二是规范研究方法研究经济现象的目的主要在于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服务。实现互惠的交换当然对社会有积极意义,它有利于社会总体福利水平的提高。但是经济运行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障碍使互惠的交换不能实现。主要障碍有以下三类。①信息障碍。信息障碍包括信息缺陷、信息偏误、信息不对称,使市场主体不能进行互惠交换。②体制障碍。交换本身是互惠的,但实际存在的某种惯例、政策及体制安排,阻碍互惠交换的实现。③市场缺陷。潜在的交换是互惠的,但由于市场自身的缺陷,或者参与交换主体的观念或习惯的干扰无法进行交换。
上述互惠交换的障碍仅仅依靠市场自身的力量是很难消除甚至不能消除的,需要政府制定一定的社会经济政策。进行一定的体制调整才能推进互惠交换的发展,以增进社会福利。因此,规范研究方法往往成为为政府制定社会经济政策服务的工具。
实证研究方法排斥价值判断,规范研究方法却以价值判断为基础,但是这两种研究方法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劳动经济学毕竟不能等同于物理学、化学等自然科学,它无法摆脱规范问题,也就是无法回避价值判断问题。实践表明,规范研究方法不能脱离实证研究方法对经济现象的客观分析,实证研究方法也离不开价值判断的指导。因此,在劳动经济学的研究中要把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运用。